据调查黄河所带来的淤积减少了50%,黄河流量也有所减缓,黄河水量有所减少。在水库的上游,有大量的淤泥堆积,而下游的河水则是非常的清澈,颜色也是青绿或者是墨绿色。
黄河四十年来的变化,使黄河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黄河的植被面积几乎以几何级数增长,流入黄河的泥沙则减少了62%左右。
陕西北部已经修建了60,000多个大坝和蓄水池,经过陕北人民日复一日的努力,整个流域的泥沙含量骤然下降了近60%。
而在这一年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由于副高压带的影响,北部地区的旱情非常严重,黄河的供水量也因此减少。
而随着河水水位的降低,河面上的淤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淀在江面上,从而加速了河流中的微生物的繁殖,使得河流的颜色越来越绿。
二、黄河水由黄变绿是利是弊?
许多专家表示,黄河的水质得到改善,说明我们对土地及水源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但要防止环境变迁所造成的潜在危害,就必须加强防范。
从自然角度来说,黄河由黄转绿,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因为这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得来的。
此外,黄河集水区的泥沙淤积能有效遏制下游地下水的积聚。为下游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为当地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绿色水的产生,得益于大量有利的水生植物数量的增多,这使得河流中的鱼获得了更多的养分,同时,水中溶氧氧也会随之提高,使得河流中各种鱼类的数量增加。
不过,一些人认为“黄色”是黄河的象征,但随着河流清澈,其“灵魂”也随之消失。一些专家也同意,我们对“黄河”的盲目曲解,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是黄河下游,由于缺少了植物的保护,环境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还有人相信,绿水是一种严重的富营养化。对此,很多专家认为,黄河从黄转绿不过是一种短期的自然现象,事实也证明,即每年六月末时,黄河河口的水质会恢复到了原先的黄褐色。
三、河水变绿等于变清吗?
净化河水和河水变绿有着天壤之别。如果水的颜色绿得太不正常,那就要注意可能是水质超标引起的“营养病”了。当大量污水和废水进入湖中时,水中N、P等营养元素超标,这使得浮游植物大量生长。
以它们为食的浮游动物的数量也随之增多,而这些浮游动物抢占了其他水生动物的氧气,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水质污染。因此,如果水质呈现得过于绿,那就不能说明它已经被净化了。
河水绿化就是净化的错误概念,会让我们忽视对水源地保护,“绿水青山”也将仅仅成为概念中的东西而不能变成实际。因此我们必须将水源的净化落到实处,让水不仅“绿”,更要真正的“清”。
结论:从整体上看,黄河绿化是黄河生态环境最优的体现,虽然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但黄河水质已逐步被有关部门所承认,你是否相信,黄河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善终能长期变绿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