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文
有一段时间,曾有一个不成文的做法。
那就是乡镇党委书记“主外”,主要负责与上级的沟通、联系和汇报,争取更多的晋升、资金、项目等资源。
乡镇长“主内”,主要负责处理乡镇内部的各项事务,具体执行各项工作,把乡镇的事情办好。
作为年轻干部,能够当上乡镇镇长,还是挺不容易的,有的人干了一辈子,可能也达不成这样的目标。所以要倍加珍惜,好好干。
一是学习。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尤其是年纪轻轻就主政一方乡镇,应该要有敬畏的思想。
知识是无止境的,实践也是无止境的。作为年轻镇长,不仅要向书本学,更要向身边同事学,向广大群众学。既要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基础。
二是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决策权。年轻干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经验,也因此容易被干部群众贴上标签。
经验从哪里来?一方面是从实践中来,干得多了,自然就有了经验,这需要实践的积累。
另一方面就要从调研中来,扑下身子,充分汲取广大干部群众的经验,这一点往往被年轻干部所忽视。
因为,有的年轻干部与群众说不上话,坐不到一块,打不成一片。
基层社会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每个人、每个地方、每件事情,都是你调研的对象,都能成为你成长的源泉。
如果你能够做到真调研、勤调研,你自身的“知识库”将会越来越丰富,就会不断拉大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以后说话、决策、干事,都会越来越有底气有涵养。
展开全文
三是做事。一定要做具体的事情,绝对不能停留在开会、发文、督查、检查等形式主义事务之中。
基层有基层的特点,基层就是做具体事情的,就是解决具体问题,化解具体矛盾,不是做表面文章的。
这些具体事情,不仅检验你的理论素养,包括政策法规等,而且提升你的群众工作能力,包括攻坚克难等。
做具体事情,一定要亲力亲为,身体力行,不能只是发号施令,当甩手掌柜,不能将自己当成官,而是要俯下身子。否则,很多具体问题依然弄不清楚,与群众的关系也会浮在表面,真正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只有具体事情做得多了,人家才不会觉得你年轻干部经验不足、办事不牢。
四是争资。要向上向外争取资源,这个资源包括资金、项目等等。比如招商引资,争资争项。
这也是一名基层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体现你在乡镇地位的一项指标。能不能喊来钱?能不能争来项目?大家也是看着的。
所以,要想在乡镇工作有底气、有份量,这个“争资”也是相当重要的,要么是体现你的人脉资源能力,要么是体现你的个人能力素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