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磁铁的磁性来自哪里?我们又是怎样制造磁铁的?磁铁又是怎样影响手机中APP的工作?
早在我国战国时期,《管子》一书就曾用“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来记载人们在寻矿时发现的特殊矿石,而在1000年前,我国又利用磁化原理,制成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直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并揭开了电场与磁场的关系后,我们才开始利用这种关系去制造人工磁铁。
若电子可以在小范围内,按照统一方向自旋,便可以形成名叫磁畴的自发磁化区,那么当所有的磁畴按照同一方向进行排列,磁畴便会一个接一个的不断累加,于是天然磁铁便会表现出明显的磁性。那么我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人工造磁?
磁铁的制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根据所要制造的磁铁的用途,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砂模,接下来把制作磁铁的原材料铜、钴、硫磺、镍等金属放入火炉加热至1600摄氏度,直到金属成为液体,倒入之前选好的模具,等待金属液体冷却至固体,然后需要给冷却后的固体进行充磁。
先把合金绑在铜管上,放进更大的管子中,接着管子的其余空间全部用矽砂填满,进行密封时要将铜管两端露出,然后用混凝土密封管子两端,最后把金属件加热至700摄氏度后取出,将高压电流通过铜管倒入管道内部,将金属件微微磁化,以此确定一个最初的磁场方向。最后便是充磁,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让合金的磁性永远不会消失,需要借助充磁机器。
展开全文
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中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的原理,先对电容进行充压,接着通过电阻极小的线圈进行放电,强大的电流产生了强烈的磁场,会让金属永远带上磁性,这就是人造磁铁制造的大概的过程。小时候你或许尝试过将磁铁靠近电视,电视画面要么会变形扭曲,要么会变成雪花。
知道磁铁的人,总是很介意有磁铁靠近他们的手机或家里其他的电子产品,因为他们深信磁铁会对这些电子产品产生伤害,那么这种担心是否有必要,究竟有没有道理?如果非要说磁铁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影响,具体应该说是只针对于以前的电子设备,而现在电子产品并不会受到这样的影响。
拿以前的显像管电视来说,它主要由电极、偏转线圈,荫罩板和荧光屏组成,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色彩,是因为被发射的电子束经过电极聚焦加速后,又穿过荫罩板条孔,最后落脚在荧光屏,因为荫罩板是钢做的,那么如果它被磁化,电子的运动轨迹就会发生偏转,从而导致图像色彩发生扭曲。
磁铁同样不会对手机产生不利。现如今,市面上的任何一种磁铁,即便磁性再强,也不会成为手机安全的威胁,这是因为磁铁构成了现代智能手机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它们手机没法正常运转,没法执行所拥有的功能。磁铁虽然不会对手机产生危害,但靠近的磁铁会影响手机中的磁性传感器,数字罗盘的读数会不正确。
事实上,由于手机内部的有些零件是铁制的,如果靠近强磁的话,这些零件同样会被磁化,这同样会给校正罗盘带来困难,不仅直接影响罗盘应用,同时也间接的影响了利用罗盘判断方向的APP或游戏。如果我们用谷歌地图判断方向时,如果有强磁铁靠近,罗盘方向便会遭受影响,这就可能导致判断的方向出现错误。
本文由“科学广角”创作,探索科学奥秘,领略人间千奇,欢迎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