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天書一共有五卷,分別在煉血堂、鬼王宗、天帝寶庫、天音寺以及青雲門。
在這其中,天書第一卷為總綱,與天書第五卷一樣都是天書中至關重要的一卷,關於天書第一卷的重要性,書中分別有三處地方提及:
第一處是鬼王說的話:
“只是在那第二卷中,雖然道法精深,玄妙莫測,但總綱文字,關鍵法訣,卻是緊承著第一卷而來。”
第二處是張小凡第一次融合大梵般若和太極玄清道的時刻,當時的張小凡正在小池鎮除妖,因為和三尾之間爆發的戰鬥,讓他突然想起了天書第一卷中的話,從而實現了第一次佛道融合。
對此,書中是這麼寫的:
他昂首,向天,嘶喊,聲音卻已嘶啞。
“故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哉!”
一直在他體內爭鬥的大梵般若與太極玄清道二氣,忽如洪川瀉海,劇烈碰撞之後,從他右臂處狂湧而出,生生逼進了黑色的燒火棍。
第三處是陸雪琪修煉天書第三卷時的旁白:
“修道中人對此天生的痴迷,這些年來若說她沒有用心鑽研,那也是騙人的鬼話。只是這等異術畢竟不可與外人道,她也並未告訴他人。而且她所看到的不過是《天書》第三卷,前後斷裂,尤其少了《天書》總綱的第一卷,更是令她無從著手,晦澀難明。這些年來,憑藉她自己的天賦聰穎。強行領悟,多多少少對本身修行有些助益,卻也並不明顯”
從上面這段文字我們就能看出,即使是陸雪琪這種天賦異稟的人,少了天書總綱的第一卷,他在修煉天書第三卷時也是極其困難的。
說完了天書第一卷,我們接下來來說說天書第二卷,天書第二卷是在鬼王宗。
關於鬼王宗到底在天書中悟到了什麼,書裡沒有明說,但我們可以從鬼厲的表現以及鬼王操作四靈血陣的情況來大膽推測一波,這裡我只給出我個人的看法和依據。
個人認為,鬼王宗從天書中得到的是一種類似於控制術的功法。
有兩個依據,第一個是鬼厲在施展道法時的習慣,道玄曾對三卷天書鬼厲的出手有過這樣一個評價:
道玄真人嘆了口氣,道:“那妖孽被李洵偷襲在前,又被神劍御雷真訣所傷,非但沒有命喪當場,反而還能飛起反擊。我料其抵擋神劍真訣之威的必是天音寺真法‘大梵般若’,繼而用本門太極玄清道破開神劍真訣法力陣勢,衝近雪琪之後,雪琪說此人雙目如血,噬血珠魔棒紅芒大盛,則必然乃是用噬血妖力制住雪琪。從這些來說,他融會三家真法,道行之高,多半已勝過我等門下弟子了。”
從道玄的話裡,我們可以看出鬼厲在與人對戰時是怎麼靈活運用佛魔道三家功法的,噬血珠用來控制,大梵般若用來防守,太極玄清道用來破敵。因為天書第二卷是鬼王傳給鬼厲的,所以個人認為,鬼厲魔教功法的根基大概率是鬼王幫忙打的,所以在這裡推測,鬼王宗的功法應該偏向於控制系,控制人的身體,控制人的心神。
這一點,從後面鬼王藉助修羅之力施展控制人心的手段,也能得出。當然,可能也有朋友認為,鬼王控制人心的手段是四靈血陣這個陣法帶來的,這個也沒啥問題,我在這裡只是說出我個人的一個推測。
說完了鬼王宗的天書第二卷,我們在這裡再延伸一下魔教中的其他宗門分別從天書中得到了什麼,萬毒門,顧名思義得到的是煉毒之法,這一點書裡也有原話,大概意思就是說,萬毒門的修真法門,需要配合各種奇毒之物加以修煉,所以萬毒門中都是用毒高手。小說誅仙開篇,出現在蒼松手中的毒血幡,大概率就是萬毒門的法寶,只是暫時借給蒼松使用。當然,也有可能是蒼松學了萬毒門的功法,自己煉的,但這個可能性不大。
長生堂書裡沒有明說他們從天書中得到了什麼,但書裡卻特別提到長生堂追求的長生之法和正道相傳的截然相反,所以不知道他們追求的長生又是什麼?
至於合歡派中的功法,誅仙原著中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但從金瓶兒的出手來看,應該是媚術和雙修一脈,但又覺得不完全是,畢竟他們門派中還流傳著一個可以硬剛誅仙劍陣的痴情咒,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痴情咒不是金鈴夫人創的,而是聖教的一位聰慧的女祖師創出,然後傳到了魔教諸門中。
說完了天書第二卷,咱們再來說說天書第三卷。
天書第三卷藏於天帝寶庫中,天帝寶庫除了天書之外,還有一顆長生不老的天帝冥石,獸神和上古異獸黑水玄蛇以及黃鳥都想得到它,但最終卻被小灰給一口悶了,小灰也因此活了上萬年,甚至活到了戮仙中。這個乃是後話,這裡不再多說。
關於天書第三卷的內容,個人推測和鬼道有關。
有這麼幾個依據。
首先,鬼厲在和鬼道傳人鬼先生大戰時,曾一眼看透鬼先生的真身所在,這件事讓鬼先生非常吃驚,根據書中所說,鬼道是獨立於佛魔道三家功法之外的一門道法,歷來被人排斥,不管是正道還是魔道中人,都不願意接觸鬼道,更別說對鬼道有所瞭解了,整本書中知道鬼道內情的人,也不過寥寥幾人,除了鬼先生之外,也就週一仙、小環,巫妖以及後來修煉了玄陰鬼氣的入魔道玄對鬼道有所瞭解,其他人甚至根本不知道鬼道是什麼?
所以鬼先生才會那麼吃驚。
其次,在鬼厲和鬼先生大戰之後,知道內情的週一仙也特意說了這麼一句話:
週一仙泰然自若,道:“你放心好了,鬼厲那廝要道行有道行,要法寶有法寶,論鬼氣只怕他比那棺材更陰森,真是想死也難,你擔心什麼?
這裡週一仙提到鬼厲身上的鬼氣比鬼先生更陰森,也間接說明,這個時候的鬼厲已經開始修煉鬼道了。
最後是鬼厲在青雲後山與陸雪琪交手時,所施展的神秘術法,在這裡書中專門用黑氣森森、鬼嘯乍起等詞來暗示讀者,鬼厲這個新術法其實就是來自鬼道。
包括後面陸雪琪在破除封印田不易的棺材時,所使出的道法,都說明了天書第三卷中主要講的內容應該就是鬼道。而鬼厲在提及鬼先生身份時,又提到鬼先生是南疆鬼道中人,因此大概率古巫族的術法就是從天書第三卷中悟出來的,當然,我這裡也只是說出我個人的猜測,大家自行理解就行。
說完了天書第三卷,我們接下來來說天書第四卷,天書第四卷是在天音寺。關於天音寺大梵般若功法的由來,書裡明確說了,是天音寺的祖師在無字玉璧下參悟所得,但這個祖師卻又不知道無字玉璧中藏著天書第四卷,因此,雖然天書第四卷是在天音寺,但天音寺的人卻沒見過,也不知道天書是什麼。
對此,書中是這麼說的:
那無字玉壁之上,竟然出現了無數金色古拙字體,此等怪異之事,便是普泓上人以下,所有天音寺僧人也都未曾見過。
對於這一點,後面張小凡在和週一仙聊天時,作者又專門用了旁白補足。
對此,書裡是這麼寫的:
“更何況,你乃是這世間唯一修習了四卷天書的人,又怎麼能與其他人一樣呢?”
此言一出,鬼厲身子大震,修行天書第四卷的事,向來是他秘而不宣之事。事實上,從天帝寶庫得來的天書第三卷與天音寺無字玉壁得來的天書第四卷,便是陸雪琪和那些天音寺的和尚們,也並不知曉那些神奇妙文與天書一脈相成,只有他從頭到尾修習,才明白這些乃是天書四卷。”
從上面這段話裡,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信息,天書第三卷和天書第四卷的內容,其實正道這邊,不論是青雲門還是天音寺都不知情,或者咱們嚴謹一點說,天音寺是完全不知道天書的事,而青雲門中應該是知道,但沒有將關於天書的事記載下來傳給後世弟子,所以陸雪琪並不知道自己在天帝寶庫中看到的神秘文字是天書。
天書第五卷在青雲門,這個不用多說了,而且此時處於靈魂狀態的萬劍一也明確說了,誅仙古劍就是傳說中的天書第五卷。
說完了天書五卷的具體內容,最後我們來說一下天書的來歷,關於天書的來歷,我在書中只找到一處原文,是鬼王說的:
“不錯,天書共有四卷,傳說中還有第五卷,不過從未有人看過。但自古我聖教之中,便傳下四卷,可惜多已流失不見。
這裡作者是明確寫了,天書的前四卷是從聖教傳下來的,後來流失不見了。
所以,這個意思是不是在說,聖教才是天下諸門各派功法,除了青雲門之外的源頭,而且從書裡作者安排的這個天書的分佈情況也很有趣,如果按鬼王的說法,天書的前四卷是在聖教,天書的第五卷是在青雲門,而青雲門和聖教又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建立的,是不是說明青雲門和聖教實際上屬於同根同源的關係,關於這個說法,當然也只是我個人的一個大膽猜測,大家聽聽就行,其實在誅仙二出來的時候,就有一些朋友提過一個觀點,說青雲門的幻月洞府很大可能和聖教中的冥淵相通。
當然,這也只是猜測罷了。
關於天書的來歷咱們就聊到這。
接下來咱們來聊聊中原和修仙資源這個問題。
在上一期內容中,我曾提出過一個觀點,說正道和魔教的相爭是來自修仙資源上的爭奪,可能是在表述上出現了問題,引發了一些爭議。
接下來我嚴謹一點,把我這麼覺得的依據說一下。
這個依據主要來自誅仙的序章,在序章中,關於中原之地的情況,作者蕭鼎專門提到了兩處:
第一處是:
神州浩土,廣瀚無邊。唯有中原大地,最是豐美肥沃,天下人口十之八九聚居於此。而東南西北邊荒之地,山險水惡,多兇獸猛禽,多惡瘴毒物,亦多蠻族夷民,虜毛飲血,是以人跡罕至。
這裡的意思明顯是說,比起邊荒,中原之地更適合人類生存居住,所以這裡匯聚了天下人口的十之八九,因為修道人士也是人,所以中原之地也更適合修道人士進行修道。
而在這段話之後,作者蕭鼎馬上又說了一下修道人士的情況,大概意思就是說,人間修真煉道的人多了之後,就逐漸有了門派之分,正邪之別,之後由之而起的門戶之見,引發了他們這些修道人士之間的勾心鬥角和門閥殺戮。
而隨著修道人士之間的門閥殺戮越來越多,大部分人也就不執著於追求長生了,轉而開始追求修煉中帶來的力量,並沉迷其中。
至於這個力量能帶來什麼?我們之後再說。
總之,從上面這一大段話來看,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出修士在追求長生路上所經歷的三個階段,一開始大家肯定都是奔著追求長生去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因為修道人士越來越多,大家就開始在修仙資源問題上出現爭端了,之後這些爭端又逐漸升級,由普通的資源之爭演變成了宗門之爭,緊接著由宗門之爭又演變為了門閥殺戮,當這些修士之間互相都沾了血之後,不同宗門之間的修士心裡便產生了仇恨,這個時候,各大修士之間的矛盾就難以調和了。
因為擔心對方強大後對付自己,因此,這個時候的大部分的修士開始追求力量。
這個也是書裡的原話,貼出來看一下:
當長生不死看起來那般遙遠而不可捉摸,修煉中所帶來的力量,便逐漸成了許多人的目標。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序章中提到中原之地情況的第二處:
書中是這麼說的:
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物產豐富,為正派諸家牢牢佔據。其中尤以“青雲門”、“天音寺”、和“焚香谷”為三大支柱,是為領袖。
這裡明確說了中原大地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的情況,之後作者又特意用牢牢佔據等詞來說明了一下中原地區的歸屬問題,這是歸屬於正道的,再加上前面提到那句,正道大昌,邪魔退避,所以我們可以由此推斷出,在曾經的一段時期內,中原之地是被魔教佔據的,為什麼魔教要佔領中原,很大可能就是這裡適合修道宗門的發展,不過到了誅仙故事發生的時期,魔教已經被正道趕了出去,但從後面魔教的一系列行為來看,明顯魔教沒有對中原這塊地方死心,依舊想要回來,而他們要想回來,就一定要擊敗牢牢佔據著中原地區的正道三大派,而在這三大派中,又以青雲門最難對付,因此,在整個誅仙故事中,魔教一直都在針對青雲門。
這也是我為什麼得出正魔之爭源於修仙資源爭奪的原因了。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的看法罷了。大家聽個樂就行。
看到有朋友問修仙資源是什麼?如果是其他小說的話,那這個就比較多了,法寶、洞府、法陣之類的都有,但因為要結合誅仙原著,我們在這裡就嚴謹一點,上面關於中原地區的描述,書裡專門提到了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物產豐富這三個詞,所以個人認為正魔兩道在中原大概率爭得就是這三樣東西。
先說山靈水秀,青雲門位於青雲山,青雲山下蘊藏著千萬年的靈煞之力,青雲門的誅仙劍陣就是藉助山中的靈煞之力發動的,魔教那邊精通陣法的能人志士應該也不少,所以他們肯定是想佔領青雲門的。
在小說誅仙輪迴中,青雲門是被聖靈宮滅掉的,然後聖靈宮在青雲門的原址上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宗門。
再來說天音寺,天音寺位於須彌山,書中專門提到須彌山中佛氣鼎盛,所以才吸引了天音寺的創派祖師到來,最終他在須彌山中發現了無字玉璧,從而參悟出了大梵般若,最終創建了天音寺。
從這裡也能看出,青雲門和須彌山這兩處地方其實都很適合修道和修佛。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兩個地方中藏有天書。不過想來,天音寺和青雲門之所以能悟出他們門派的功法,應該也和這兩處地點有一定關係。
焚香谷的宗門遠在南疆,但按小說中的說法,焚香谷的創派祖師原本是在中原一帶生活的,後來是因為在南疆發現了古巫族留下的祭壇,才帶人去那裡開宗立派的。
這裡不再多說。
關於山靈水秀咱們就說到這,接下來來說說人氣鼎盛。
創建宗門肯定是需要人的,而且是人越多越好,魔教一方,不論是鬼王宗還是萬毒門都曾提到過,他們想要振興宗門,而要振興宗門,沒人怎麼振興,而且咱們在上面也說了,中原之地是整個天下人口最多的地方,所以魔教一方要想振興宗門,就一定會去中原。但中原這個時候是被正道三大派牢牢佔據的,所以正魔雙方起衝突是必然的。
最後我們來說說物採豐富。這個就更好解釋了,魔教也是人,也要吃喝玩樂,享受生活,另外,養活宗門裡的人,同樣也需要大量物採。所以這都是需要每個門派的宗主需要考慮的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大概得出這樣一個推論,在小說誅仙中,魔教之所以頻繁的針對正道,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上述我們提到的中原地區的這三大優勢。
本期內容我們重點聊了一下關於誅仙序章中的內容,最後我說一下我個人對於誅仙序章,或者對於誅仙世界修道的人類修士相互爭鬥情況的一個看法。一家之言,大家聽聽就行。
誅仙這本書裡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執念,不論是普智,還是張小凡,或者蒼松、鬼王,以及道玄、萬劍一,或者玲瓏、獸神,這些人身上都有執念,而執念在本作中又是一個十分不好的東西,這本書裡凡是有執念的人都因被執念所困,過得非常不好。
那麼,從執念這個角度來說,人間修士追求長生這件事是不是也是人類的一種執念呢?人類妄圖追求長生,困在追求長生的執念裡,最終非但沒能成功找到長生之法,反而在這個過程中,徹底迷失,有的人迷失在力量裡,由此入魔。
在小說誅仙的結尾,萬劍一在提到誅仙之力時,專門提到這麼一句:
白衣青年道:“誅仙之力遠超凡俗,掌控這輕易就能睥睨天下所向披靡,如此可畏可怖之力一旦在手,往往便會不自覺沉溺其中,到最後反而心魔反噬,反成了誅仙之力的奴僕了。
這裡明顯是說,誅仙之力會讓人沉迷其中,被力量反噬。
而有的人則迷失在仇恨裡,滅絕蒼生。這裡我想說的是鬼王和獸神,獸神就不說了,他恨蒼生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他覺得是天下蒼生逼死了他心愛的玲瓏。而鬼王也是自從妻女死後,整個人就開始發癲了,後來直接開始了對所有人進行無差別攻擊,這裡面既有魔教弟子也有正道人士,更有平民百姓。年輕時候鬼王的志向是稱霸天下,但後來經過仇恨的渲染,已經到了滅絕天下的地步。
故事的最後,張小凡施展誅仙劍陣擊敗了鬼王,拯救了天下,但他自己卻也沒有明確表示迴歸正道,反而選擇了隱居。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厭倦了那樣的生活,在人類修道的這條路上,不論正道還是魔教,不論是善良還是邪惡,最後,他們都走到了殊途同歸的一條路上,即滅亡。
說到這,我又有一個大膽的猜想了,當然,再次重申,一家之言。
週一仙會不會是上個輪迴中留下來的人,上個輪迴中的修士因為修士間的爭鬥,最終導致了人類的滅亡,接下來殘留下來的修士一齊穿越到了這個還沒誕生修士的時間,為他們留下了天書,想創造一個不一樣的結局,但結果卻是:
我看不透這個輪迴。
關於穿越的猜想,其實原著中也是有依據的,我在這裡貼出來。
在鬼厲詢問週一仙來歷的時候,週一仙曾提到過這樣一句話:
週一仙瞪了一眼小環,怒道:“是我說還是你說,閉嘴。呃,老夫說到哪裡了,唔,是掉下懸崖,但老夫命大,僥倖不死,接下來竟然無意中發現了一位不知多少年前的前輩高人留下的一部秘笈,老夫天資聰穎,在懸崖下參悟秘笈,以天地靈氣為食,時光穿梭,終於讓老夫修得正果,得道成仙……”
週一仙身上到底還有多少秘密呢?
以上便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在這裡再次申明,這裡是一家之言,有不同看法以你為準。
朋友麼,我們下期再見!